品牌营销=品牌传播
品牌是通过传播产生的,品牌传播在营销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购买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品牌的影响,形成品牌的东西往往更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何依赖品牌传播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就显得尤为重要。
做好品牌营销3个步骤
1、解决知道、记住、喜欢的问题
如何让你的用户知道你,并且通过你的营销记住你,然后慢慢的通过你的运营喜欢上你,这是第一步,知道、记住、喜欢,是把潜在的用户变为你的用户的一个过程。
2、做分享、口碑、传播
通过长期的运营营销,让用户变为你的忠实粉丝,就是要做到他定期要去你的平台看,如果你做出好的东西他不去分享都觉得有点对不起你。
3、解决品牌、流量、交易就自然来了
一个新品牌,怎么去做这个东西,我们都先告诉他,你如何让用户先知道你,并且通过你的营销记住你,然后就是具体的执行层面的事情。
我们认为“营销等于传播”,。它来自唐·舒尔茨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对舒尔茨理论的叶氏总结。
“营销等于传播论”遭到过很多人的质疑,“营销等于传播?你把研发、终端、渠道等各营销关键环节置于何地?”甚至有人据此认为是“唯传播论”、“唯广告论”。这还真是断章取义了。
仔细琢磨舒尔茨老先生的理论,我们发现在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视角下,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这些要素,无一不是传播元素。产品、价格、渠道不仅本身具有信息构成,而且也是一个传播渠道。
就像产品的包装是一种传播一样,它采取什么样的价格定位,运用什么样的渠道,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品牌信息。近年来,有人提出“终端媒体化”的“理论”,即不单单把终端作为交易场所,更重要的是把终端作为消费者与顾客最重要的“接触点”,在此“接触点”上对顾客传递信息,接受反馈,充分发挥包装信息、陈列信息、助销品信息和人员信息的作用,从而对销售行为产生影响。该“理论”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同,其本质也是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终端这一环节的应用。
当然,从营销洞察的角度来看整合营销传播也十分顺理成章,营销洞察认为,一切有效的营销行动都是基于对消费者行为的洞察和研究,而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来自其接受的信息。
我们的眼、口、耳、鼻、手甚至身体,所感受的信息,从根本上影响我们的消费行为。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市场时期、不同的营销目的,我们应该向消费者传递不同的营销信息,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营销就是设计不同的传播信息,并选择相应传播渠道,用适合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和接受信息反馈,从而达到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目的。
品牌传播
1. .资源整合性传播
在信息时代,传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把一些资源内容进行整合,明确消费者行为对产品的要求;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卖点;确立品牌个性及消费者心中的定位。关于资源整合方面,一年一度的天猫的传播信息多,媒介多,时间久,范围广.....简直就是无孔不入啊!
2..真实性传播
国外有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研究,对很多的品牌理论产生挑战。发现了其中一个规律:全世界范围内的餐饮业,凡是一个国家的O2O餐饮网站或者APP流行起来,连锁餐厅的生意就会变差,而独立餐厅的生意会变好。这实际上表明了一个问题,信息不发达时代,只能找品牌,在信息化发达时代,我们会看到来自不同人群的评价进而产生心理活动。
消费者通过增加对产品信息的细化,改变消费者行为,这也是网站的核心价值。哈佛商业评论刊登过一个研究,主题是品牌的“真实性”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专家针对餐饮与音乐媒体进行调研。发现里面潜藏一个心理逻辑:消费者在给予高评价的原因是“我品尝过,我听过之后,的确与自我的期望是一致的”,因此如果一个品牌营销的目标转变为反馈情况,那么就要保持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性,来创造与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3..反向传播
反向传播的意义就在于“气人”,一个人做了1000件好事,不如做错一件坏事更容易被人记住。所以,一般你对自己排斥的事物会印象深刻,比如MINI的品牌广告,在美国大型汽车横行期间,MINI的广告告诉你它有多小,比你想的还要小,一时间获得激烈的市场反应。做好敌对营销就是提醒消费者什么东西过剩,你缺少什么。切记千万别过火,不然真就敌对了!
传播策略
传播策略——解决感染力问题。
传播策略,主要面向用户层面,它以“信息”为中心,研究如何将品牌信息的传递效果最大化。
企业不管是投放广告、还是做公关、还是做活动,做事件营销,其实都是在向消费者传递信息。
要想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我们就要关注传播的三个要素:
1、信息本身——内容
2、信息的传播载体——媒介
3、信息的受体——人,人与信息如何发生关系和交互。
信息本身的话题性、病毒性
传播载体的关注度
互联网日趋发达的今天,信息传播平台越来越多。
做传播时就必须考量选择哪个平台能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流量。
是拍TVC投放传统的电视台,还是投放视频网站?
是制作平面投传统的户外,还是投APP开机大图,DSP?
是微信公众号、朋友圈,还是微博、知乎、今日头条?
是请网红玩直播,还是短视频抖音、快手?
而且选择平台也不只是看平台自身的流量和关注度,还要看平台的调性和人群结构与品牌的调性和人群是否一致(当然存在冲突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话题点)。
信息与人的交互性
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主要为单向传播。信息到达消费者,传播就告结束。
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则是双向传播,消费者接收信息后,愿不愿意进行参与、转发、评论、二次创作新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播能否取得好的效果。
因此在传播信息的设计时,就应该主动进行议题设置,打造消费者愿意参与的话题和内容。
同时,传播要保持开放的结构,设计互动方式,让消费者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