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特色小镇的战略定位

2021-06-28 08:43:20 admin

“特色小镇”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转化和动力转换的重要举措。在调研中发现,我国一些特色小镇在定位上存在问题和偏差。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特色不够鲜明;功能集聚不足,竞争优势不够突出等方面。为此,谈谈我们对“提升特色小镇战略定位”的思考。

1. 在产业定位上,立足资源禀赋,把握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符合本地特殊资源优势的细分产业是其最核心的特色。立足小镇现有产业基础及资源禀赋,通过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在延伸产业链、发展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上下功夫,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工业特色小镇,围绕工业设计、工艺技术、品牌塑造、市场销售等布局产业,突出专、精、特、新,甚至切入大产业链的某一环节,重点突破。如日本爱信专业生产汽车变速器成为全球500强。旅游小镇,核心是消费,必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规划定位产业链条,让游客流连忘返,在游中增加购和娱等新需求。丹麦的比隆镇是世界五大玩具厂商之一的乐高公司总部所在地,还有美国的迪士尼、中国的方特等。体育小镇,围绕“更快、更高、更强”设计运动、赛事项目,打造健身产业链条,吸引体育及健身爱好者来强身健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 在市场定位上,要契合消费及其升级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规划定位小镇特色目标市场。美国的格林尼治对冲基金小镇,聚集了数百家基金,小镇的主要设施是办公楼、住宅及高端生活配套,咖啡馆里喝咖啡的大都是年薪百万美元以上的基金交易员,高收入的居民对安全要求极高,当地物价也很贵,游客也无兴趣来参观消费。愿意离开大城市到小镇工作居住的金融、科技、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一般乐于安静舒适的环境,不希望工作、生活被打扰。如果要建立金融、科技小镇,值得参考。旅游小镇,从观光到休闲再到会议养生,其市场定位主要是大众群体,需要规模效应,要创造新的旅游产品、新的娱乐方式,激发消费兴趣,主动参与其中,在增加购和娱中体验旅游新价值。电商、创意小镇是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其定位是立足传统市场,聚焦新群体、新需求、新市场。

3. 在文化定位上,要彰显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和富有较高的辨识度。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挖掘和展现。农业小镇是农业文明的体现,要展示农耕文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吃苦耐劳,也要展现智慧农业的科技范,如湖北天门市的岳口农耕文化小镇,我省的祁红茶道文化、砀山酥梨文化等特色小镇。工业小镇是工业文明的象征,是创新创造的结晶,有大生产、大配套、大市场,也有专业化生产、个性化定制,这都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才能行稳致远,如奥迪小镇。旅游、文化及其创意、健身养生等小镇更需要挖掘其历史文化精髓,让人们在此工作、生活、旅游中,体验文化的熏陶,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如贵州丹寨县万达小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侗族文化为内核,注重文化基因的传承、文化记忆的留存和历史文化的延续,塑造了小镇独特的风格、风貌、风尚、风情等文化标识。

4. 在生态定位上,坚守天人合一。特色小镇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营,都应该坚持生态优先、天地人一体。坚决守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有度有序利用自然,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存量,坚持保护与修复并举,增绿、补绿、护绿并行,着力构筑小镇发展的生态屏障,还小镇以自然、宁静、和谐、美丽。工业、农业小镇坚持绿色生产、循环利用,旅游、文化、养生小镇坚持低碳生活、绿色消费,使生产、生活空间的生态化,生态空间的生产、生活化相互交融。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