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须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企业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为吸纳劳动力就业、创造税收等作出了巨大贡献。截止2020年底,民营企业税收贡献超50%、民间投资占比超60%、民营企业发明专利占比超75%、民营企业就业存量占比近80%、民营企业数量占比95%。中国已经涌现出诸如华为、阿里、腾讯、美的、京东、恒大、万达、万科、联想、沙钢、吉利等一大批巨大型民企。
民营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国企、外企相比较,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处于低端制造业或低端服务业中挣扎,具有管理粗放、效率低下、人才流失严重等共同特点。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当前的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治经济、全球经济,但说到底,是人才经济。民营经济常常招不进企业所需的人才,又缺少人才价值发挥平台,最后还留不住人才。可以说,企业人才管理机制的打造,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企业发展,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依据企业发展战略与市场环境,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源源不断并稳定地提供企业所需人才。经营管理好人才,需要健康的薪酬与绩效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也是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企业做到组织职能到位、目标与职责清晰,工作流程与制度实用高效。
目前,很多民营企业不仅缺少战略规划,也缺少人才经营管理机制,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缺少管理人才,对外缺少管理投入与引智。
中国华为成功的因素
从1996年开始,华为历年来累计支付给各类咨询公司的咨询费高达百亿美元,帮助华为构建了研发、供应链、财经、人力资源、市场等方面的制度、流程体系。
1998年,成立仅十年的华为引入IBM参与华为IPD和ISC项目的建立,5年期间共计花费4亿美元升级了管理流程。其手笔之大,决心之强烈,当时业内少见。除了IBM,华为还曾聘请过埃森哲、波士顿、普华永道、美世和合益、日立咨询、日本丰田董事等咨询公司或专家。
任正非曾对记者说:“日本丰田公司的董事退休后带着一个高级团队在我们公司工作了10年,德国的工程研究院团队在我们公司也待了十几年,才使我们的生产过程走向了科学化、正常化。”“从几万块钱的生产开始,到现在几百亿美元、上千亿美元的生产,华为才越搞越好。我们每年花好多亿美元的顾问费。”
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发展,我们不能再停留在口头上了。
哪些类型的企业亟需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1.初创企业。企业成立之初,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打造的最佳时机。组织目标确立与分解、组织职能确立与安排、工作流程建立与优化、岗位职责的建立与安排,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2.转型企业。企业转型就是二次创业,需要重新梳理企业经营战略与目标,重新职能分配,重新人员规划,以及重新文化塑造等,是一次管理蜕变的良好时机。
3.发展缓慢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倒退,表面看是市场问题,或是产品问题,实质是经营决策和管理问题,最终都会归结于人力管理问题。
4.缺少高级人力资源工作者的企业。
5.企业组织架构复杂、产权与职权不清晰、中高管理层矛盾较多的企业。
6.选择的行业好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企业。
7.核心人才流动率高,或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的企业。
8.工作效率持续走低的企业。
9.市场不断流失或客户满意度不断降低的企业。
10.会上和谐,会后不和谐的企业。
11.急需加快发展的企业。
12.东山再起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