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班组组织建设

2022-04-26 07:02:18 admin

企业是棵树,班组是枝干;企业千条线,班组一针穿。班组组织建设是班组建设的根基。班组组织结构的设置是否完备、有效,决定着班组管理职能是否健全、班组管理水平是否先进,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组织建设是企业应对变革的必然要求,那么,在当代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应该转变成什么样的新型管理模式,以适应时代要求?

一、传统金字塔结构的三大弊端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多为金字塔式,强调从上到下的直线管理,信息多纵向传达,少横向传递。体现在班组工作中就是一味服从式、统治式地执行任务,缺少班组的自主性管理和运营。班组长只负责上情下达和发号施令。这种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很长时间内曾经在中国企业特别是广大制造企业占统治地位。

随着知识经济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发展壮大,信息放量倍增,班组内外部的横向沟通日益增多。企业为应对竞争,需要班组能够发挥更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传统组织结构的弊端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管理结构上的多层级,不但影响着信息的传递速度,还加重了信息的衰减。表现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就是生产一线对于市场需求信息反应迟缓,缺乏快速应对和支持。

第二,严格的管理层级,严重制约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士气低落,缺乏工作热情和干劲。被动执行还容易滋生行为惰性和思维惰性。一线班组在被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不必为执行结果负责。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员工面对问题只有淡漠和熟视无睹,毫无责任心可言。只会发号施令的班组长,永远是班组里最累的那个人,因为他难以带出一个积极主动、协同作战的团队。

第三,单一组织结构下的班组,缺乏顺畅的内部协作和外部沟通,班组内没有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班员之间缺乏互动、互助,大多只是基于本岗位“单打独斗”。长此以往,一线员工的胜任素质能力少有提升,很难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班组圆桌式组织结构

新形势下,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调整组织结构。就企业基层班组而言,原有的以班组长为核心、被动管理的班组组织形态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原有的因被动执行、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而造成的对人潜能的压制、效能低下的现状,必然被消除管理层级、倡导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为主导的“圆桌式”组织结构和管理运作所取代!

在现代企业的班组建设中,“圆桌”已经成为现代组织人本管理的体现。圆桌提供给班组组织建设可供借鉴的方法就是在班组内部消除管理层级,建立一种人人管理、人人平等的组织形态,强调基于岗位职责的全员参与和全员管理,通过强化班组内部的协作和沟通,激发每一个人的活力和创造力。

三、班组圆桌式组织结构的四大特性

圆桌式班组组织结构下的班组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人人有责”取代班组长“一人负责”

圆桌式组织结构及其管理模式,改变了原有班组长与班组成员之间的上下级角色,赋予每一个员工参与班组管理的权力,班组长不再是指令的下达者和监督者,不再事无巨细,样样都管,而是充分地授权给班员,由班组内的各管理小组民主决策、指导并落实,班员被赋予更多的权力、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阔的行为空间,人人都是班组的管理者,人人都承担班组管理的义务和责任。

2、“沟通”取代“命令”

在圆桌式组织结构下,由原来班组长一人发号施令,转为班组之间横向沟通。各管理小组被赋予管理责权之后,由原来等待命令被动执行,变为结合上级指示和企业信息主动完成。

3、“协作”取代“单打独斗”

在班组圆桌式组织结构下,员工之间的横向沟通和协作也大大增强。班组接受上级指令一味单打独斗的局面被打破,各组织单元之间的联系呈网络化,互相支持、互为补充。

4、以“自动自发”取代“强制执行”

班组组织结构圆桌化强调自主管理,各组织单元即一个小团队。在团队内,强调一种自主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倡导以“自我承诺”来实现团队设定的目标,权力被削弱。原来班组工作中需要依赖刚性考核才能执行的工作,被员工的主动担责和自动自发所取代。

四、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

班组组织结构圆桌化所催生的就是“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模式。这是当前班组管理中最为高效的管理模式。有个哲学家说过:“赋予一个人责任,这个人的潜能将是显能的3万倍。”

班组管理,仅仅依靠班组长的力量,势如薄冰。管理过于刚性,易引发群体抵触;管理过严过紧,则会扼杀创造力。同时,班组长也会陷入一人受累、事倍功半的境地。要解放班组长,实现班组高绩效,必须发动全员,共同发挥智慧和力量,权力共享、责任共担。

“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落实在班组中的做法就是: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人人创造新功勋。

1、千斤重担人人挑

班组管理涉及现场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纪律管理、人员管理等,工作纷乱复杂,又承担着来自上层的种种压力,如下图所示:

 

圆桌式的班组(见下图)正好实现了班组任务的分压。班组内的各组织单元,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和管理职能。班组长将与自身管理职能相关的各工作模块,分解到各工作小组,权力重心充分下移,实现班组管理工作千斤重担人人共挑。

 

2、人人身上有指标

圆桌式班组将班组内每一个员工都纳入各组织单元,以管理小组的形式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能和责任。在管理小组内部,又根据每一个员工的能力和特长,赋予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员工既有机会充分发挥特长、展现价值,又承担着具体的任务指标。人人身上有指标,凸显了全员管理、人人有责。

3、人人创造新功勋

圆桌式班组赋予班组成员更大的权力和自主空间,班员参与管理和决策的程度越来越深,这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员工在工作中,不再是被动地执行指令,而是主动地创造,遇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在这样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下,人的潜能被极大地激发,各种创新层出不穷。

综上所述,开展班组组织建设是从根本上转换班组原有的刚性僵化管理模式,是现代班组管理职能进一步完善的结构性保障。班组要焕发勃勃生机,必须在调整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转换思想,立足发展,通过真正调动人的热忱、发掘人的潜能来实现企业的转型和跨越。班组组织结构的圆桌化和由此而催生的“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全员管理模式,正是当前班组建设中基于管理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实践成果,随着我国企业发展转型过程中对基层班组的日益重视,这些成果还将在企业实践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和完善。

 


标签: 管理咨询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